20120216

On call 36 小時


作為一個活生生的醫生,又剛剛經歷完最艱辛的 houseman (實習醫生)訓練,所以當無線宣佈會推出這套 時,同屆的朋友都興致勃勃地在 FB 說很期待。哈哈,不知道有沒有非醫科的人在看我的 Blog ,有的話,請別誤會我們真的很有興趣在電視上重看一次自己每天的工作,我們期待的原因,是因為想看看 TVB 又會如何誇張和扭曲醫生的工作生活,和找出當中的錯處來娛樂一番 XD

好,此劇已經出街3天,已經有十萬個跟現實不符的地方。不知道外行人看過後會相信幾多成呢?無無聊聊,不如就寫寫香港醫生的訓練制度吧。(自己幻想會有人有興趣看)

直至目前,在香港讀醫就只有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兩間選擇,每邊大概有130-150個學位;醫科要讀5年,所以雖然我早了一年入大學,但在大學期間還是經常被朋友問我「究竟你還要讀多幾多年?」我們首2年主要是看基本的科學知識,對人體的基本概念就靠這兩年的基根,而這段日子大多都是在 Lecture 或是實驗室中度過,噢,還有大家好感興趣的「劏屍」,亦即是解剖,也在這兩年間進行;不過坦白說,因為大多唸的都是理論性的知識,所以比較悶,所以我都常常走堂…哈哈。這兩年學期末都會有年終試,每次考試都總會擔心自己不合格呢

經過沈悶的兩年後,第三年開始我們便會有臨床的學習,即是上床房見病人學病症。學習的範圍變得實際得多,因為都是將來一生受用的知識,但同時壓力就相繼大得多。我們會隔幾個月輪流到不同的專科病房學習,其實每個專科都是一個大海,所以在大學時學的只是皮毛而已!我們每完成一個專科學習(大概2個月)就會有考試,所以自 Year 3 起考試的壓力就接踵而來!這樣的生活一直就維持到五年級,總之都是不停上病房見病人,然後溫書準備考試;最後而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畢業試,那時候真的唸得天昏地暗,那種非合格不可的壓力真的令人想吐。

順利畢業後,我們便要到不同的公立醫院去接受一年實習訓練,只有順利完成才能得到真正的「醫生牌」。實習期間我們每隔3個月就要轉到不同的專科,總共有4科,而內科和外科是必需的,餘下的你選什麼科就看閣下的興趣和運氣了。實習醫生的生活無可否認是辛苦,原因是經常都要當值(亦即是 on call),平均3-5天一次,但有時人手不足也會出現2天一次 call。

On call 那天,我們要如常上班時間上班,例如早上8時開始,做日常的工作,假設平時下班時間是5時的話,當你其他同事離開,你便要留下繼續工作,亦即是你一個人要負責整個部門的病人(或是2-3個人分工,視乎部門大小而定);幸運的話你可以如常留在醫院吃晚飯/睡覺;但不幸的話,可以整晚都在工作!總之一直 call 到第二天,直到其他同事開始上班,便算 call 完了,但是,我們還要留下繼續當天的工作直至正式下班時間(有些醫院比較好會準許半天休假),所以「On call 36 小時」就是因此得來的。可以想像,要2天一call的話,有多不人道……

(要寫 houseman工作生涯真的很長篇,有時間無聊再另敍,但可以好肯定告訴大家一定不可以像電視劇般大部份時間在吹水閒聊)

一年始終會過,適應到後Houseman的日子便會過得很快,之後便成為正式醫生,叫做 MO (medical officer)。我們都會選擇自己心儀的專科,去接受訓練;一般專科醫生的訓練都要6-7年,一邊工作一邊應付考試,完成了專科所有的考試後才能正式自稱為XX科的專科醫生(那些什麼什麼文憑不算專科醫生啊)。就算電視劇中的馬國明/楊怡都只是在受訓練的醫生,未正式是專科醫生來架!

哈,算吧,對TVB的劇集要求不應太高;不過回想對上的醫生系列<妙手仁心>,對當時還是初中生的我來說,真的很吸引,看著程至美做腦科手術,心裡面也想做醫生替病人開刀,好像又有型又有意義。沒猜到,當時無聊的幻想,今天竟成了現實呢!(除了我對外科毫無興趣之外)

1 則留言: